海大開發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助產業升級

【2019.06.21海大海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1日舉辦「AI技術應用於智慧化養殖地建置成果發表會」,展現人工智慧科技養殖的成果,由研究團隊研發的「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未來應用在產業上可以降低養殖成本及提升漁產量,同時發展海上箱網養殖技術與開拓海上箱網規模,協助養殖產業技術升級,促進臺灣漁業經濟發展。  

海洋大學表示,隨全球人口數及水產品人均消耗量逐年增加,全球漁業產量正面臨嚴峻的挑戰,捕撈技術雖不斷進步,但產量卻無法提升,自2000年全球漁貨產量已趨近飽和,甚至造成過漁現象,如何增加總體漁獲量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許多國家正積極從捕撈漁業轉型成養殖漁業,惟目前臺灣許多水產養殖戶仍維持家庭式經營規模,缺乏運用資訊科技以提升養殖效益的能力,希望透過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的研發,為養殖產業導入新的科技,幫助產業升級。  

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表示,海大是國內海洋相關領域的龍頭,過去在養殖科技、自動化箱網養殖、智慧化水下機器人等領域,都有傑出的表現,為了協助臺灣建立前瞻且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養殖產業技術,由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忠誠召集AI人工智慧、水產養殖及物聯網自動化三大領域專家組成AI養殖研究團隊,包括AI人工智慧領域的王榮華、鄭錫齊、張欽圳、謝易錚等教授;水產養殖領域的黃沂訓、劉擎華、黃振庭、徐德華、李柏蒼等教授;物聯網自動化領域的莊季高、林鎮洲、吳政郎、吳宗達、張忠誠等教授,希望結合跨領域的專業技術,發展AI智慧化養殖。  

計畫總主持人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忠誠表示,雖然目前挪威、日本等國已運用自動化科技於箱網養殖,但在AI和大數據整合技術上仍未成熟,海洋大學在科技部的經費補助及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的協助輔導下,整合校內電資、工程、養殖等領域老師,投入「AI技術應用於智慧化養殖系統的建置計畫」,透過水下技術、物聯網及箱網養殖等科技應用,發展出一套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建置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目前在新北市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及屏東嘉津海洋牧場股份有限公司外海箱網場域實地測試,已經有很好的成效。  

由海大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AI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包括AI物聯網雲端監控系統、AI魚隻身長與體重量測及異常行為分析、AI自動化投餌系統、AI防盜系統、自動化箱網浮沉系統等,未來應用在養殖產業上,未來漁民可以透過這套系統,即時獲取養殖場域資訊及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使養殖成本最小化、漁獲量最大化,達到最佳養殖績效。  

張忠誠教授指出,根據養殖專家估算,將AI、IoT及自動化技術引入傳統箱網產業,漁民除了可以藉由手機、平板、電腦即時掌握遠端場域的資訊,還可以隨時遙控處理,藉由這套「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不但可以節省人力,還可以減少餌料浪費、增加魚隻存活率,提升整體養殖效益,以四口箱網養殖來估算,預計可提高兩成以上的獲利,大大降低漁民經營的門檻。

新聞來源>>

瀏覽數